自4月16日定出賣樓花新指引後,發展商內部不斷施「拖字訣」,向外爭取修訂的機會,而內部就研究如何就每項細節「拆招」,在未有百分百把握之前,若推售全新樓盤所冒的風險很大。
經過逾1個月的討論,官商仍對部份細節仍未完全妥協,尤其是三天前派價單之單位數目比例,如大型項目需派5成單位價單,而細型項目不少於3成未有共識,老樓連日來在市場了解,發展商討論若一實施時,賣樓秩序在修訂後,希望新模式下銷情影響減至最少。
化整為零 逐座分拆推售
(1)單位數目定義:由於大型項目涉及座數多,計劃化整為零,逐座分拆推出,避過公布整體價單,維持加價加推的彈性。
早前有個別新盤貨尾項目正以此模式測市效果,三天前公布某座數限量的價單,保持穩定銷情,外間亦無太大反感,似乎效果良好。
這點好處對發展商推新一座的單位前掌握銷情及客路,容易評估可接受的價位水平,亦可隨時因應座向不同調整售價,使期待更佳坐向單位的準買家耐性地等,擔保賣得出。
(2)賣樓優惠:由於公布範圍並不包括向客戶提供的特殊優惠,以逐個埋枱傾的議價方式,靈活處理大手買家的交易條款。
這點可讓發展商維持「保密」效果,一手盤二手化,在公開開售資料後改以秘密進行,未需要即場公布,成交五天後才把「成交資料上網」,符合政府的要求。
代理人盯人戰術 全程跟足準買家
鑑於地產代理監管局規定代理不可企街擾亂售樓現場秩序。7天前派樓書,3天前派價單,代理商配合下,分派單位後改以在3天內人盯人戰術與買家研究如何選擇,透過「分析」全程跟足準買家,再按當日賣樓方式選購心儀單位。
以前也有帶客到現場的策略,鑑於那時即場才分派價單數目,改以3天前便知道推什麼單位,假如首批是較靚或平的單位,改以即場輪候形式選購,或許出現人龍場面,一樣可以營造熱鬧的賣樓氣氛。
昨日香港地產建設商會例會後,出席的發展商指並無討論如何配合9招12式措施,而事實上,大家素有默契,若想到破解方法前,未對內容作出任何承諾。新措施將於下周二生效,在未作出官商落實內容前,料新售樓同意書未能趕及批出,下月仍以舊盤貨尾為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