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三年內樓價 原地踏步

恒地不斷買地,又補地價,這連番行動令老樓回想四叔李兆基月前強調買樓保值的諾言,具經驗如此豐富旳商人智慧,對一眾對樓市中短期調整有啟示,買地起碼要三年後才落成,三年後的樓價是否再展升浪值得深思。

投地價反映市價 態度保守

低息環境雖稱會維持長時間,投資者為免銀紙貶值,相信買樓是最佳投資工具,自金融海嘯後樓價有升無跌,一直升到本月初在主觀環境兼心理影響下暫停入市,看定後市才會重新入市。實際上這情況不是現時發生,在過去多次調整市時,這班熟悉市場的投資者,暫時還沒有錯誤。

從近日樓市用家支撐大市,非實力投資者減持物業,止賺多過蝕本,由於新盤未有下跌空間,銷情只受阻,並未出現減價潮,驅使個別屋苑成交量反彈,如沙田第一城和美孚新邨這類敏感度高的藍籌屋苑,上周跌幅開始收窄。

另外大孖沙發展商出價投地審慎,除因短期內部氣氛欠佳,老樓早前已估計賣地價不會太高,但一定會賣出,在計算成本上自然會轉為小心,若能以市價出售,起碼反映發展商對後市不致太過擔心,只是在這三年來,樓價波幅收窄,再出現急升的機會很微,老樓認為原地踏踏步的機會甚高。

在這段時間內,政府積極留意樓市情況,並藉五個月諮詢民間意見,方便於政府重新釐訂合適的中長遠房策,對於發展商而言,當然房策改變愈少愈好,避免大量政府房屋供應分薄私人樓的需求量,在過去一段時間不斷反映了發展商的憂慮。

天價豪宅 年來難再現

發展商用真金白銀投資,若不是對後市有信心就不會作出龐大的投地行動,鑑於政府銳意調控樓價,施展人為政策避免樓市過熱,發展商自我調節土地成本,純綷商業決定和因應市況調整,從兩次賣地價與同區二手樓相若,態度轉趨保守。老樓料未來一至兩年來樓價但求平穩,升跌合理波幅在一成以內也很合理的。

昨日截標的南昌站項目,僅獲三間藍籌發展商入標,包括新地、恒地和長實,這三家公司過去在賣樓回套大量資金,財務鬆裕,亦要大量補充土地資源作未來發展儲備,爭取具競爭力地價地皮以保持合理利潤,看來無論政府地皮抑或樓價走勢,同樣維持中性水平,難再有驚喜價,天價地皮、豪宅暫時「失踪」。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