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重整賣樓秩序 有利有弊

「前個周末東涌二手樓有15宗成交,在政府推出樓花規管措施後,上周末急降只有3宗成交,都咪話出招二手樓價都沒有壓力,之不過業主沒有大幅降價,待5月11日賣地後再定奪。」

地產代理認為,業主根本上無驚過,藍天海岸一個向海單位更造出呎價新高個案,映灣園海景也達每呎3,800元,只是買家轉為審慎,業主們很有信心雨過天晴。

樓價輕微下調 炒家借勢入平貨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上周(4月21日)政府宣佈推出「九招十二式」針對樓市,影響市場氣氛,樓價即時輕微回軟。截至2010年4月25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78.77點,按週下降0.77%。但目前物價上漲,息口卻長期低企,失業率下降,經濟增長明顯,所以本地樓價不會掉頭下跌。

殃及池魚是老樓不想看到的結果,政府銳意穩定樓市,首先便重整一手賣樓秩序和透明度,司馬昭之心不再讓新盤任意妄為,過去10多年政府隻眼開、隻眼閉,容忍發展商在售樓書灰色地帶進行賣樓,多年老樓也留意發展商在「無明顯犯規」的情況下進行銷售安排,本來相安無事,為何突然變成如此敏感,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串演女裝包青天,作為父母官為民請命。

由西半山天匯創出每平方呎7.1萬元開始,市民開始對政府無力阻止樓價急促上升表示不滿,上車的機會愈來愈遠,而且內地資金無阻來港投資物業,使港人負擔能力愈拉愈遠,市民的怨氣再次提升,漠視港人上車難的事實。

其實官府多方面面對市民的不滿情緒日漸高漲下,亦認為在經濟勢頭較去年應該好轉,雖然下半年環球經濟仍充滿著變數,外圍通脹回升後息口有反彈的機會,但最差的時刻已過,形勢上風險減低。

樓價升幅高過工資 社會不安

無可否認,樓價回升主要到資金推動,礙於打工仔收入較樓價升得慢,樓價出現過度波動,無論是升或跌,或許造成社會的不安,何況發展商賣樓過火,無視賣樓花秩序,以穩定樓價為大前題下,一石二鳥順勢改動賣樓新規矩,試圖在可控制範圍之下從樓價升溫源頭開始著手。

不過個別炒家指出,新措施對炒賣二手樓為主的炒家並無影響,「新盤動輒300至400萬元,並不是上車客杯茶,市區樓價300萬元以下還有很多選擇,尤其是香港島的二手居屋或單幢樓有很多機會,如早年買入了一件位於灣仔道一帶的舊樓只需200萬元,扣同代理佣金2萬元和10萬元物業翻新費,帳面利潤已逾40萬元。」從這炒家口中斷定對樓價的影響輕微,待有平貨時準備執金。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