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政府公布優化樓花發售的新措後,有人問老樓政府日後有冇新招,我答:「一定有。」從近日政府高調打擊行動陸續升級,看來第二季假若樓市依然冇反應,新招一定來。
正如財爺多次重申,必定密切留意樓市發展,有需要時會加重令樓市降溫成效,究竟政府內部是想什麼呢?這點真值得深入研究。
供樓負擔比率急升 響警號
曾有官員向老樓反映,月前推出提升樓價2,000萬以上豪宅釐印費和規管樓花增加透明度初步指引後,外間評論為「無料到」。樓價照升無疑,同時發生疑似造價和託價事件,更令政府堅持實行一個公平及公開資訊渠道,因為這與大眾福祉有關,而一個平穩和健康的樓市發展,對復甦中的經濟有莫大關係。
從過去一段時間運輸房屋局和發展局方面高調推出新賣樓措施和有秩序供應新地皮政策來看,政府有很大決心抑壓樓價,首先便要加強訊息,增強連串行動的成效。
如財爺昨日指出,在供款能力方面,以購買一個實用面積45平方米(約485平方呎)的單位,並採用一般20年期按揭計算,其供款負擔比率由去年第4季的38%,而今年第1季的初步數字是42%。這個數字雖然低於過去20年的53%的平均水平,但上升速度比較快,已令政府提高警覺性,預警或會重推打擊炒樓舊招,如制新樓禁止入伙前摩售與及提高2,000萬元以下物業釐印費等。(可登入財司司長演辭全文)
打擊炒樓舊政 隨時重生
他指即使樓市近月的升勢稍為放緩,但樓市泡沫風險增大的壓力仍然是不容忽視的。預算案的措施正陸續推行,雖然部分措施如增加供應等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全面發揮作用,但會加緊加快落實這些措施,讓它們可以盡快推出,減低樓市形成泡沫的風險。
規管一手樓花新9招只是針對透明度,並不是打擊樓價,反而二手樓市過度超買,炒家過份活躍,影響市民置業機會,從而提升了資產泡沫風險,政府有秩序令樓價逐步降溫從而緩和市民對樓價高企的怨氣。即時推出兩幅豪宅地和港鐵推出南昌西鐵站上蓋地皮,連同下月兩幅分別位於東涌粉嶺地皮拍賣,可以多增加數千個住宅單位,增強供應的訊息,使市民無需過份憂慮,樓價持續升幅入市無期。
有人認為新措施擋不了樓價升的事實,這也不是政府單方面可以隻手遮天。老樓認為,不是藉此顯示官威,反而是擔心接受不了樓市泡沫爆破的政治代價,重蹈背起負資產的包袱。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