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官商請冷靜 共同解決分歧

在政府總部內,一名高級官員談到樓價時,指出現時樓價高企,上車能力大打折扣,但政府對復建居屋問題上要小心處理,避免使市場有錯誤訊息懷疑政府決心。

此名官員對於時下年輕人士感到上車吃力也難以理解,除了市區新盤外,其實也有不少樓齡較高的單幢樓物業,以及新界區二綫區域也有不少二手供應,似乎大家焦點放在新盤之上,忽略了這類樓盤。

各抱不同立場 樓花規管未達共識

在去年10月施政報告後,特首曾蔭權表明對樓價的關心,開始責成幾個政策局去制定相關樓市報告。並跟進一些可行方法,不過正當各界開始留意樓價是否出現泡沫時,熱錢再大舉入市,並且開始脫離部份中低收入人士的上車能力,故此力度開始加大,不只出口術咁簡單,新政將陸續有來。目的只有一個,便是把火熱樓市冷下來。

老樓過去數個月不斷跟進這方面的發展,發現了官商有明顯分歧,而且分歧愈來愈大,基本去到一個開始懷疑雙方誠意的地步,觀乎日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在參觀多個示範單位後,單方面向傳媒表示定出三項增加新盤透明度的要求,在此之前並沒有正式與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取得共識。這一招突擊遠超商會的預計,故在第一次會議中並沒有達成任何共識,續要舉行另外一次會議來進一步「溝通」。

據老樓收料,發展商方面感到政府霸王硬上弓,在未取得雙方同意下似乎有意單方面定下規則令發展商接受,逼人就範。在這立場上仍嚴重分歧,若果雙方不讓步,料難以預料有實質的進展。

政策不定 影響市民上車心態

正如一名發展商私下表示,現時個別傳媒已把焦點放在示範單位裝置,更找記者帶備量度尺測試發展商的容忍程度,市民同樣認定發展商必定「呃秤」賣「縮水樓」,增添售樓前綫人員的壓力。

老樓郤認為,真金不怕紅爐火,若果大家處事均真一點,拿出一點誠意,不會出現有很大的矛盾,如食品標籤,列明所有樓盤的資料或真確張貼在售樓書相關推廣刊物上,讓消費者更加清楚是大眾願望,做多一點少一份風險,踩鋼綫賣樓過得一時不過得一世,最後還需要受到社會監察的,有句成語「童叟無欺」也是生意之道。

一日官商放不下成見,最擔心郤令買了樓的用家,或尚未上車的市民,面對這敏感時候訊息混亂。買了樓驚政府落重藥打擊樓價;未上車的未知置業何期。彼此要冷靜下來商討,問題才有機會解決的。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