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近年罕見,長期受到源源不斷的新供應困擾的將軍澳區,被近月兩宗大事推動,連居屋也被掃貨,業界認為,當將軍澳樓價也被炒高,外區的換樓客湧至區內,區內平價貨也成為無價寶,更助長業主瘋狂叫價、非理性反價。
夾屋反應好 推動外區客睇樓
一名區內地產代理談及上月成交量,只及今年1月高峰期的8成,即約400餘宗成交,但樓價拾級而上,如新都城年初呎價還不過4,000元,目前非呎價4,500元選擇也不多。
主要受到兩宗區內樓市大事所刺激,當中將軍澳拍賣地皮月前由新地以每呎樓面地價4,600元奪得;期後房協推出181伙叠翠軒夾屋貨尾,引來大外區上車客湧至區內睇樓。發現了當中不少嫌棄夾屋質素一般,連同補地價後變為自由市場樓價也每呎3,600元,不如在同區轉吼私樓。
話雖如此,由於將軍澳區佔上半數為用家上車或換樓,少有大型投資者尤其是資金充裕的內地客棒場,所以多次見頂後代表樓市快將調整,可視為一個見頂訊號。
最近的首推2008年3月長實推出日出康城一期首都,以每呎5,700元一晚內便把全部近1,800伙單位沽清,在信置同年5月推出沙田御龍山之後遇上金融海嘯,悉數用家被縛,淪入跌市中的受害者,樓價急跌2成,那時區內指標屋苑新都城兩房呎價亦回落至每呎3,000元以下。
97年新都城業主 痛苦經驗
再早於1997年,仍在樓花階段的新都城二期,引來大批炒籌客排隊和用家搶購,呎價曾逾至7,000元,一次意外足以致命,受傷人士的慘痛回憶:「一家人在市區難買到新樓,諗住到將軍澳置業,夾錢買樓,點知一場大跌市負資產捱到宜家,樓價尚未回到家鄉。」一名在將軍澳居住了近13年的業主對老樓說。
其實,將軍澳二手單位供應多,一手貨源也不少,還有新增地皮規劃在未來數年推出,樓價一直落後於大市和市區其他屋苑,2002年新地推出將軍澳中心和南豐於沙士年推出同區將軍澳廣場,均以平價取勝,才能做到理想銷情,可說是一幕將軍澳痛苦賣樓故事,即使先後已推售的領都和領峯,長實賣樓時也需動用九牛二虎之力才見成績,可見將軍澳區曾長期被樓市魔咒緊扣著。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