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剛開鑼一周,大型新盤陸續解封,由信置兩個樓盤以及新地南灣等,這三個預期同期登場,反映發展商並不理會政府如何監察樓花銷售,基本上已找到破解「9招12式」規範模式,每天發放限量價單,每天排隊賣樓將形成指定動作。
先到先得 排隊賣樓機會大
雖然兩者並沒有公布何時賣樓,一眾代理已作好準備,每天24小時代客排隊買貨,即使每天賣30伙,也不會放過機會,至於市場將以用家為主,投資者依然對購買新盤興趣,暫時落後用家市場,將由用家主導下帶旺氣氛,再引投資者大手吸納的銷售形式甚高。
其實自合和實業推售跑馬地樂天峯時,基本上已推行這個模式,雖然賣樓速度不快,但可以接受,既然有同業作為試鏡,信置和新地料參考賣樓模式,只開放標準單位予傳媒參考後,再按買家需要觀看有裝修的示範單位,但亦難免觸及地雷,鑑於現場在發展商控制範圍內,應設禁區,非買樓者不但沒有可能接觸到買家和觀察示範單位的最新修訂是否符合政府要求,買家請自我留意每個單位的擺設是否符合所需。
觀乎連日的安排,發展商發放有限資料,再讓傳媒報道,資料發放還有很多改善空間,這類抱著石頭過海的發布消息手法,顯示發展商欲取回控制權,以免打亂銷售部署,少做少錯。每日限量推售單位搏住準買家,亦同樣可做到逐步推高售樓,保障賣樓收益,始終要全面公開資訊,政府仍需努力。
二手細價樓率先反彈 換樓客猶豫
市況方面,仍然以用家主導,各區成交量回升,樓價升幅輕微,而且樓價在200萬元下的註冊數字有回升趨勢。這由於自5月起業主增加議價空間,令到部份單位回落至200萬左右的水平,推動上車客入市有關,如藍田麗港城、將軍澳新都城、青衣盈翠半島和東涌映灣園等的兩房單位,成交量較前周回升;不過留意的,以換樓客的大型屋苑,如太古城、杏花邨、新入伙的將軍澳領都、首都的三房單位,仍然落後大市,換樓客意慾不高,全面復甦仍遇上阻力。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