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末,睇樓量回升之餘,用家佔上9成比例,這形勢能否續下去難論,但起碼反映到一班自用家入場,樓市很健康。」一名奧運站代理在評價近日樓市表現,暫時找到支持位,買家取態依然較為審慎。
昨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對今年本港經濟表現時,有以下對樓市的言論。
曾俊華:5月成交量減1成 評估措施成效
「過去一段時間,政府相當關注在超低利率和流動資金充裕的環境下,可能會引發樓市泡沫。事實上,樓價在過去一年多大幅上升是極為不尋常。我(曾俊華)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公布了針對性的措施,從四方面著手以防範樓市泡沫形成,包括增加樓宇供應、增加物業投機的交易成本、提升市場透明度和防止按揭信貸過度擴張。之後在4月就《2010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時,進一步推出了具體規範樓宇銷售透明度的措施,以確保樓市健康平穩發展。
近月,市況已有緩和跡象,5月成交宗數相比4月縮減一成,買賣雙方議價空間擴大。我(曾俊華)會繼續密切監察樓市的發展,並會評估已推出了的穩定措施的成效。
近期外圍股市大幅波動,我(曾俊華)希望藉此機會再次呼籲市民大眾要留意外圍形勢對香港資產市場的影響,在投資置業這些重大決定上,要留意風險,因應收入和自身情況,量力而為。」
供應難捉摸 不利樓市健康
基本財爺的語氣與上月的態度沒有變化,事實上,上月即使沒有9招12式的威力,老樓已在3月底發表樓價快見頂的訊號,有人歸咎政府透過行政手段干預樓市,但對任何一個民主國家,那個不透過行政手段來操控經濟,如歐美市場最近出招救市,也是以行政政策挽救本土經濟。只要適度的行政措施來調控過熱的樓價,合符市場的負擔風險水平,適度的干預是可以理解的。
但政府措施透明率同樣要高,如在土地供應一環節,除了勾地較為被動外,其餘土地供應時間表欠奉,很難令市場評估未來時間的新供應。被視為政府可以調配的土地,包括一鐵一局和手上還有三幅可隨時推出的豪宅地皮這數張皇牌,老樓認為可以定出一年的推出時間表,令市場獲得更高的資訊認知權。
若果政府只按那時的需求才決定推出,反而令訊息更難捉摸,買樓看長綫,但土地政策沒有中短期的透明度,難令市場安心。「樓價升,推土地;樓價跌,停推土地」,這是極為不智的處理方法,正因為過去數年單以勾地形式使新供應不足,容易做成樓價非理性上升;故此政府監察樓市之餘,也應重新檢討定期推地的可能性,才真正避免樓價大上大落風險。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