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樓市基礎未穩 回暖有難度

最近接受媒體訪問,問老樓點睇樓市,升定跌。老樓認為無論閣下是租樓抑或買樓,要看自己的需要,其他人幫不到,費事他日蝕錢找老樓霉氣。之不過手上有閒錢,放在銀行得雞碎利息,買樓買金都是抗通脹的選擇。

兩者都被世人視為保值的工具,不過時下後生仔鍾意買飾金、或揀賣金的上市公司股票多過買實金,除了結婚時老爺奶奶和一班長輩仲慣性送金作禮物外,大不了買只鑽介給老婆仔。其實不夠首期買樓其實可以租樓啫。租樓有三大好處:自由、可租新樓、無包袱。

後生仔可「試住期」 先租後買

自由:一生人最大投資包括學習和買樓,讀大學每年幾萬銀,讀四年就10幾萬元;買樓一層200萬樓便要首期60萬元,即使搵2萬元,每月都要供5,000餘元。而租樓較自由,隨時轉樓、轉工或旅行,可以優哉悠哉。

租新樓:既然後生仔喜歡新樓新簇的感覺,可以先租後買,租落後覺得物業適合的話,可以儲夠錢先至買,這種方式「試住期」,好過買了之後後悔。

無包袱:宜家經濟復甦,外圍亦存在變數,部份技術工種搬入內地後難回流,他日突然間失業無錢供樓仲麻煩,時下後生仔似乎對香港怨氣多,除因好的就業職位沒有以前那麼多機會外,工作前景看不見明天,有層樓好像被搏住,即使諗住到其他方闖一闖,背後有好多包袱。好多業界雖指80後要有事業基礎儲多幾年錢先談買樓,更拿自己過往的置業經驗「教育」這班人士,老樓認為家家有本難諗的經,難蓋棺定論。

發展商測試水溫 見步行步

近日樓市是否回暖尚在未知之數,還要試水溫,試一試市場購買力。未來兩周便有兩至三個全新樓盤推出,不過個別只是二線盤,測試效果未能作準,而且首批樓盤必然成為各界監察對象,發展商必然畏首畏尾,未敢過份胡混之餘,也要向市場傳達正面訊息:「樓市根本無問題」,讓政府少點打壓,那就是過得海便是神仙。

連同一班代理一唱一和,一時話投資者減價求售、轉頭又話封盤加價,一個月兩度轉軚,懷疑可信程度。私底下老樓向個別說「真話」的人士了解,其實現時的樓價真的好高,做呢行又不可以公開指不要買樓,又要向股東交待,即使有樓賣都會小心行事,不會操之過急,費事行錯一步難回頭。「如打桌球,打失一個紅波,可把這一局敗給對手。」因此事態未明,未可判斷樓市脫離危險時期,唯有見步行步。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