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何文田彿光街及忠孝街地推出拍賣,市場又再斷估、無痛苦一餐,樓面呎價由8,000元至1.1萬元之間,再被傳媒以看好和看淡來分野來評估後市去向,這類並不科學性的斷估行動,對市場造成的實質意思不大,建議網友不好全信,最重要還要看自己買樓目的和承擔能力辦事,有時食幾多,著幾多是整定,1997年和2008年金融海潚,好多發展商和評論員都曾睇錯市。
老樓評市向來都對網友負責任,遠的不說,對上兩次賣地包括東涌和粉嶺地按那時的樓市氣氛和政府出手威力,以心理評估發展商出價心態,換句話說,出價進取或保守反映對後市的信心 。
發展商心態 「低風險 高回報」
在樓市瘋時,抱高買高賣心態,地皮價愈高愈多人爭,不理得他日有沒有人供得起,今日不爭,他日最終蝕底,連發展商也不理性地加入搶地,結果大家一齊輸,怪得誰;現時樓價加入政府無形之手,就更以常理來預測,什麼超低利息、供樓平過租,基本因素未有轉壞,這些數字又一大堆,令到2009年地下跌滿眼鏡。
用家相當實際,買來自用,份工穩定,賴得理每年僅加薪1至2%,放在銀行的銀兩拿出三成來享受一下新居住空間,不用回報和樓價否跌到底,一樣全資或五成現金購買物業,住得舒適無後顧慮,藉物業身家升值,也不是賣出變回現金。「還未享受完,買樓好煩㗎!」一名友人年初賣了樓宜家再要找新居,並不是每位業主都能承擔得起搬屋的精神虐待。
至於發展商如何對待明天這幅被喻為何文田地王,正如前所言,投地最緊要有信心,普遍心態轉為保守,連南昌站收回後,位位發展商都認為很貴,希望政府調低補地價來符合發展合理投資風險。老樓慣性以現樓價來看地價,既然沒有對樓價的預期升幅,是否地王並不重要,毗鄰是何文田站也非首要考慮,最重要是風險低,他日轉勢自然高回報,料發展商以此作為出價心理狀態。
上限呎價9,000元 還看政府底價
現時鄰近包括值得參考的半新盤半山壹號二手價每呎1.1萬元;近尖沙咀的10年樓君頤峰二手呎價低於1萬元。彿光街這幅地地積比率得五倍,可建樓面面積約87萬平方呎,以平均每個單位建1,100呎屬於豪宅級數類別,可建單位約800個左右,密度不算高,不過限制較多,由於景觀要取維港景,建築上要配依山興建才做到大部份擁有無敵海景,建築費很高。如長實主席李嘉誠在股東會上,指東涌臨海地地好起,賣到呎價2,400元好合理,這幅豪宅地亦非靚到頂級,總代價75至78億元已經有交待,樓面呎價9,000元防守性會好一點。還要看地政總署明天可出售的底價是否進取,或會以當時的拍賣氣氛才決定拍錘出售。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com香港樓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