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排有業主擔心九龍城延文禮士道賣地成績差,原本一個放售的單位由叫價主動減價100萬元放售;但不夠一天,美國聯備局推行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為免蝕低即刻叫經紀把 單位「除牌」封盤,計劃在明年看定一點才把單位解封。
樂觀情緒高漲 封盤反價多
這個現象只是冰山一角,受到資金流入與及內地輸入通脹,港人擔心貨幣貶值雙重效應下,物業成為避險工具,樂觀情緒高漲,價格偏離事實,尤其是在租金升幅落後樓價幅度,租金回報率開始回落,這亦是政府擔心資產泡沫升幅過急下原因之一。
樂觀情緒高漲,影響理性判斷,業主無止境提高叫價,走勢形成兩個極端,除非準買家願意就範,否則掉頭走,因此最近成交量不升反跌的怪現象。
至於買家面對樓價爆升,除非有急用的原因,否則亦要小心評估個人能力和短期資金流轉,能否足夠支持買賣手續所需要的資金,一直提醒準買家,扣除首期三成資金外,還預留其買樓成本,包括律師費和釐印費等固定開支,若然這筆資款項都沒有問題的話,還要提早向銀行申請估價,以免偏離太遠,隨時多準備額外資金。
上星期多間銀行提高拆息按揭息率之餘,更可能向申請人士要求提供足夠收入證明,保證有能力供款,因此在樓市瘋狂之時,不顧自身的財務能力。
做足估價 免失預算
所以在決定買樓之前,假若看過最近成交價之餘,亦要尋找銀行做物業估值,雖然不少成交在假日時進行,但相熟銀行或有個別銀行,亦願意替客戶即時提供一個臨時估值,當然與實際估價尚要待銀行最後判斷,不過有所依那就不會偏離太遠。
還有不少銀行亦有網上估價服務,可以作為成交價的參考。小心駛得萬年船,多做一點功夫、少一點風險,在此刻樓市受到太多利好消息刺激,用家入市更需要冷靜處理,未可單方面預期短期升幅,削弱防守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