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也談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

為了平衡公營和私營房屋,政府大力催谷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要成功,必須在增加單位上著手,正如運輸及房屋局官員多次重申,資助計劃不旨在抑壓樓價,主要讓有供款能力唯欠首期的夾心人士而設,希望圖以冷靜選擇和半數租金輔助首期,在年後自我決定置業與否,成功關鍵在能否有足夠單位滿足需求。

僅5,000伙 80人爭一單位

首批計劃僅5,000伙確實不足應付需求,被納入入息限制可受惠的人士約有40萬人,僅5,000伙未能滿足這批合資格的人士,80人爭一個單位,即使只有一半人有置業需要,也要40人爭一個單位,根本未能解決置業需要。

在已撥作興建的置安心先租後買房屋,部份已為熟地或規劃作其他用途用地,如學校和公園用途,局方表明會視乎反應物色其他用地,以便延長計劃興建單位數量。

荒廢工地轉型 撥作興建資助房屋

其實發展局早前宣布放寬工業用途可改作住宅的計劃,這些地區不乏政府原有的工廈用地,何不把部份已荒廢了多年的工廈用地,改作置安心計劃資助房屋用途,完全不涉及私人和公屋用地,亦可以多些地區選擇,增加單位以滿足需求。

這些地區包括長沙灣、新蒲崗、牛頭角和香港仔等市區用地,政府年前未能成活化這類工地,何不利用改變用土地用途批給房協,平均每年額外提供數千個單位供應,以免數十萬個有置業需要但無首期買私樓的人士。

一舉兩得 受惠者更多

首個位於青衣項目僅可提供1,000個單位,若明年申請時誓爭崩頭,未能抽中的合資格人士不等於下次有機會,因為私人物業樓價高,縱使市區二手樓樓價在200萬元的選擇也不多,這類位於市區的用地正符合局方的原則,不動用原有公私營房屋用地之餘,亦可滿足市場的需要。

既然局方有意協助夾心階層置業,也要拿出誠意,每年只得千餘伙誠意不足,一方面可紓緩夾心階層的住屋需求;另一方面地盡其用,一舉兩得,才能發揮資助房屋的目的,受惠者的人更多。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今日九龍塘義德道地皮拍賣,下限為上次毗鄰地皮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65萬元,上限為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8萬元,較勾地價高出5成至64%,必定創出九龍地皮價格新高,之後樓價又升到不亦樂乎,物業價位水漲船高,離頂甚遠。

資深投資者預期 最快明年中出現

其至有代理行闆預期,樓價更較97年高峰位近倍,即是當日太古城呎價僅9,000元,上望1.8萬元一呎,當然大家已有樓者已經作出了最理想的願望,藉物業帶來財富,但亦顯示另一個大泡沫正在形成待爆中,可能是明年中。又有可能是2012年,冇人知。

今年資金持續流入樓市,主要因兩個主要元素,包括息口和供應量偏低,制造更加多資金推向實物資產。何況美息未來一年90%維持低息環境,銀紙不斷貶值,資金繼續尋找出路,惡性循環樓價遠超實際需求,預期升幅,導致政策愈想㩒低、樓價愈升,已經脫離一般常理分析,接下去便等爆煲的來臨。

嘉里朱葉培:銀行把關 審視還款能力

以上一番的說話,是一名擁有多年的資深投資者的預測,老樓拿出來與網友分享。

昨日出席嘉里集團位於西半山Soho 38頂樓開放禮上,嘉里代理執行董事朱葉培也認為,低息和少供應今明兩年形勢難以改變下,資金湧樓市將持續一段頗長時間,市民買樓也需要視乎本身需要和供樓負擔,「特別是能力一般的市民,若果息口政策由升轉跌,突然大幅加息之餘,負擔能力隨即抽升。」他個人卻認為,在供樓借貸上銀行把關十分重要,評審借貸人背景和還款能力時,由第一步做起。

美聯林子彬:應增市區地定期拍賣

另根據美聯測量師行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1年度政府勾地表內港島區的住宅地皮估計可建樓面面積約180萬平方呎,九龍區約有240萬平方呎,新界區約有390萬平方呎,顯示市區仍不乏土地供應,惟其造價較高,使發展商會較審慎地選擇,而市區項目的規模亦往往較新界區細。一方面政府可主動增加市區指定地皮,因應市況推出拍賣,補充市區優質地皮供應;另一方面可加快市建局市區重建步伐,並擴大重建項目的範圍及區域,增加市區中小型單位供應,多管齊下舒緩市區單位供應緊張的局面。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建議,政府可增加位於市區的指定地皮作非定期拍賣,當缺乏市區土地勾出時,政府可因應市況彈性推出土地拍賣,以紓緩市區單位供不應求的局面。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豪宅有價,發展商不惜高價搶地,兩個月前嘉里投得九龍塘義德道1號地皮,以呎價1.65萬元購入,榮升九龍地王。毗鄰的義德道3、5號地皮明天拍賣,被認定再創地價新高。

資金尋找出路 看好豪宅

在美匯弱勢及持續低息的環境下,豪客爭相購買實物資產保值趨勢不變,加上港股近期表現轉佳,資金料會捲土重來回歸樓市,為豪宅市場交投帶來更大的更多支持,這亦是在資金比較下,豪宅走勢又重現強勢,奪回樓市火車頭角色。

九龍塘義德道3至5號地塊面積約為30,225方呎,限定作住宅(丙類)用途,地積比率3倍,物業高度不得超過13層高,可建樓面面積約90,676方呎;業界賣拍賣前意見,普遍認為發展商可選擇與義德道1號地皮合併發展,無論是單位剪裁以至座向擺位將有更佳設計,亦可盡用兩地空間以興建會所及停車場,極力發揮地皮優點,故相信發展商將願意以更高價錢去競投,總之會破上次紀錄。

政府集中資源 處理平價樓供求

至於中下階層在目前樓價只升不跌,買或不買便成為個人抉擇問題,與最近資助置業上拉上關係,影響細價樓踏入10月份仍未有起色,已證明市場等入市,不知道自己是否受惠政府政策,即使有能力者亦暫縮手。

賣地成績和近日新盤反應並非一面倒,柴灣地收收回和灣仔Queen's Cube首日反應欠佳,對近日指樓市短期見頂或許未必有直接關係,亦反映了當樓市未入是完全睇好下用者探取較審慎的態度。

豪宅價屢創新高 細價樓偏離負擔

老樓比較看好中上價價樓和獨立屋的前景,由於銀錢愈貶值下,有能力者把資金續投放物業身上,中上價樓當然非是大眾化樓及息口變化較敏感的類別,只會愈來愈貴,政府以民生為先,首先照顧中下階層,細價樓樓價向來更重視個人需要和經濟能力,豪宅和細價樓兩極化的距離只會愈拉愈遠,這是鐵一般的事實,連南區和山頂樓價屢創新高可見一班。

細價樓遠離上車客負擔能力(不是指新盤,皆因新盤開始偏離現實距離),礙於施政報告內將重提市民置業能力,估計在資源配套上成為最主力的投放,無論單位供應、財務資助和復建有限度資助房屋上著墨較多,對過度求過於供的私人樓需要作出分流作用,免使樓價不斷趨升增加市民怨氣的政治危機。


尚有其他文章,請登入www.HKLau.com香港樓論網